首 页

首页 > 办事指南 > 涉台园区

大学科技城简介


一、总体情况

大学科技城是南昌高新区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高起点打造的创新创业示范引领区和全市双创先导区。在规划布局方面:大学科技城主要规划位于艾溪湖以西、富大有路以南,重点沿艾溪湖北路、火炬五路进行布局,规划建筑总面积400万平方米,目前已投入使用物理空间面积55万平方米,在“一核多区”的总体格局下重点打造了沿火炬五路为核心的创业梦想街区。在载体建设方面:目前创业梦想街区拥有场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创新创业载体10余个,涵盖了大学生双创基地、跨境电商产业园、共青团青年创业基地、智慧健康创客园、文化创意走廊,海外青年创业基地、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园、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等直管载体,中兴产业园、南昌大学科技园、浙大科技园等双创孵化园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小微企业数量方面:街区目前入驻小微企业600余家,其中有创业团队200多个,吸引了12个博士创业团队和50名博士创业合伙人,汇聚了全国50所高校的优质创业项目,孵化了90家创业型小微企业,累计就业创业人员达30000余名。在双创品牌方面:经过几年的深耕细作,双创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在2017年度全市两创工作示范县区绩效评比中位列第一,在2018年分别获选省级双创示范园区、省级科技孵化器以及全国首批“双创升级”开发区等荣誉。大学科技城旨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示范基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人才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应用基地。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是强化了重点领域的招商工作。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孵化高科技项目、集聚高科技人才,主要面向互联网+、软件信息、智能硬件、生物医药、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新服务经济等新兴产业,重点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及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微创新创业企业、创业团队。今年上半年招引了80余家科技小微创业团队。加强了企业阶梯级培育模式与企业毕业机制,建立企业库和与入驻企业相适应扶持政策,深化形成分类推进、梯次发展、动态管理的创新主体培育新格局。对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等进行重点支持,扶持创新主体稳健发展。

二是建立了与园区创业载体联系机制。大学科技城通过共建自导等多种建设运营模式,将各方资源进一步汇聚我区,形成了较好地创新创业产业链态势和专业化双创园区。为加强大学科技城对双创地指导与帮助作用,加强与载体之间的联动与了解,提升载体绩效运营效能,大学科技城采取月度、季度、年度等方式收集了解各直管园区载体的工作情况与存在的问题,精准施策,帮助扶持载体更好地发展,提升我区双创总体实力,使更多优质项目聚集。

三是深化了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建设。结合高新区产业特点以及小微企业实际科研技术的需求,立足本省、着眼全国,努力精准对接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平台类、成果转化类等项目,先后引进了中科院、北航、省科学院、天津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外语外贸学院等20所高校院所30余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户,此外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打造的南昌增材智造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已投入运营,该项目在2019年已列江西省科技厅挂点项目。积极对接南昌豪仕医学检测实验室项目、山东省高效智能照明电器工程实验室,进一步形成我区科研与产业的互补,增强高新区创新创业的综合实力。

四是扩大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源体量。今年上半年,大学科技城引进了美国MIT的微观制造中心(Fab Lab)和建设了创业实训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微观制造中心能够较好实现了创意到实物的转化,为科技创新提供较好的交流互鉴的平台。创客实训中心可以帮助青年创业者掌握创业必备的基础技能,从主动学习与主动创造方面打造创新创业加速器。推进了技术性服务平台建设,西安交大国家级快速制造中心项目可为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产品创新设计、产品快速开发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服务;推进了江西省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建设,其是江西省首个专门从事质谱科学与仪器领域研究的省级平台,可为企业在复杂基体样品直接质谱分析、仪器研制及应用研究等。这些平台的落户,可大大地提升企业科研技术效率,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使得企业实现较好发展。

五是聚焦了规上、限上企业,挖掘资源增加入库企业。紧密跟踪江西聚图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市鹏腾文化有限公司等重点培育企业,力争企业达到规定的营业额时立即申报。对企业申报遇到的问题及时掌握及时沟通及时处理。大学科技城加大了宣传力度,以在地企业应统尽统为目标,将有能力、有潜力的服务业企业、批零住餐企业及时入统。在企业工作群与行政办事大厅发布规上、限上企业相关宣传资料;积极走访落户企业,挖掘潜在规上服务业企业,并对能在当年实现规上服务业企业的给予一定奖励;工作中接触到的任何规上、限上企业信息,主动宣传政策并协助与经济发展局沟通入统。

六是夯实强化了园区安全生产管理监督。通过定期召集各园区管理单位、物业公司和企业召开安全生产工作联席会、积极落实巡查制度以及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等举措,推动各相关园区、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安全;通过指导、协调和监督各园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加大安全生产检查惩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做到减少一般安全事故,杜绝重大事故。大学科技城双创安全环境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七是建立健全了双创服务体系。为提供企业稳健向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先后推出启动了《高新区科技创新券管理使用暂行办法》《关于鼓励实体书店发展的暂行办法》《南昌高新区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若干政策》《南昌高新区鼓励科技创新若干措施》等等,从房租减免、装修补贴、税收补贴、贴息贷款、投融资对接等多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成立了全省首家南昌市创新创业协会,引进了工商、财务、知识产权等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30余家,推送了区内企业参加各类大赛30余次,近两年举办举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双提升培训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培训会、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专题培训会、知识产权交流会等600余场活动,对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创建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进行系统培训讲解。遴选了一批科技创新券入库单位,同时加大了双创专项资金的投入,着力减轻了创业者的资金负担。使我区创新创业活动氛围非常活跃,氛围浓厚。

三、主要工作亮点

(一) 洪城计划等优质科技类项目进一步增多

大学科技城积极引进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高科技含量项目落户。先后与7家洪城人才计划项目进行对接,滕创洪科技、时永科技、言诺科技、荣晟昌科技、联率电子等5家洪城人才计划项目已落户。其中滕创洪科技的锂电池检测项目为洪城计划第一名,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锂电池检测技术空白,大大提升了我区科技创新水平。言诺科技的“智联工厂”建设项目,由李伯虎院士关门弟子李谭发起,由工业互联网资深行业专家团队组建,从事工业互联网产品的研发及综合技术服务,搭建先进智造技术与中小企业应用间的链接渠道,进入行业细分领域前十位。这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产业前景好的项目落户,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建设的高度融合及协同创新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承接科技成果在我区转移转化,让科研成果释放更多生产力,大学科技城着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目前基地有6个项目,分别为华东交通大学智能轨道产业孵化基地、北京师范大学脑调控与认知增强研究中心、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省科学院应用材料产业孵化基地、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金属3D打印中心等。此外积极引导与扶持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的科研设备与技术向区内企业开放,争取了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平台建设包括天津大学的meme,北航研究院、南昌增材智造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以及东华理工大学项目的建设,使我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园区载体双创潜力进一步释放

充分发挥专业载体空间引爆带头作用,丰富完善园区产业链。积极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2期项目、东华理工大学质谱科学与仪器重点实验室项目江古书画院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推进与省市单位开展合作,释放双创活力与潜力,目前与省教育厅合作共建了大学生双创基地累计孵化毕业100余个创业团队;与团省委合作共建的青创AI基地有20余家人工智能项目的企业进驻;与省健委合作共建的智慧健康创客园已有40余家企业进驻,就业人员达300人;主导载体推进如火如荼,跨境电商产业园有50余家企业进驻;海外青年创业基地也相继开展招商工作,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入驻;同时对绿地玫瑰城片区、创新工场等片区5000余平方米物理空间进行了装修改造,让入驻的企业项目能够尽快运行投产。

(四)区域文化创意中心区进一步建成

文创产业园区以文创走廊、绿地玫瑰城为主阵地,重点招引文化创意、影视传媒、艺术品展销、文化休闲类的文创企业。文创产业园已入驻省古玩城(分部)、省文联、八零油画学社、后街文化等15家文创企业,三一书店、新华书店相继投入运营,使城东文化片区交相辉映,成为高新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糖果盒文创园、雅言人文教园正在逐步推进,高新区创意文化企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呈现一定文化繁荣,成为推动高新区新服务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五)双创浓厚服务氛围进一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大学科技城具体承办2019年全省“双创周”活动。成功举办了启动仪式、双创成果展以及相关论坛、大赛等16场活动,高标准高规格彰显了我区双创成果与环境,得到省市领导一致认可,在创业群体间提升了知名度,创在高新的品牌进一步打响。顺利举办了高新区第二届“创业之星”评选活动。依托首届“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的成功举办,顺势举办了第二届“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受到了区内上百个创业项目和众多风投机构热捧,有效激发各园区载体的创业激情,形成浓郁地创业氛围,该项活动已将成为我区双创特色活动。

(六)聚力构建创业梦想街区综合党委。

面对街区小微企业多,行业类别多,街区区块多,同时以青年人为主的创业群体的特点,高新区结合实际,锐意创新,于20173月联合了街区的园区管理单位、国有企业、村(社区)以及非公企业等10余个党组织构建了创业梦想街区综合党委,2按照“六大引领、六联助力”的工作思路,打造了“168红色魔方”城市基层党建联合体,扭牢综合党委这一核心,通过党员共管、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文化共创等方式,深化街区创新创业主题,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建作用。目前街区党员人数由50名发展到103名,开办联谊会、交友会、展示会、招聘双选会科技创新展览会等各类活动300余场,创业文化品牌也逐渐响亮。

四、主要成效

(一)强化树立了创业在高新的品牌形象。凭借优良的创业氛围与逐步健全的配套措施,入驻大学科技城的企业在不断地增长,创新创业在高新的品牌不断地唱响扩大。截止目前,高新区小微企业新注册数同比增长78%,相反“僵尸”企业数同比减少50%,入驻创业1年以上且存活的企业占比达80%;同时接待了国家部委、省市区等各级领导视察达180余批次,并得到国家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省委刘奇书记等领导的高度赞扬。此外,先后在《CCTV筑梦中国》、南昌电视台、南昌日报等20余家媒体上做了系列报道,高新区品牌效应显著增加。

(二)稳步构建了创业生态圈的共生效应。通过搭建创客空间1.02.02.53.0、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吸引了较为全面的产业行业细分领域企业,同时又有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等一大批中介服务企业进驻,逐渐形成创业创新生态群落,在大学科技城,创业者和就业者身份可随时转换,创业者和初创企业的后顾之忧得到解决,形成了创业就业及服务为一体的创业生态圈。

(三)初步形成了科研协同创新的连锁效应。结合高新区产业特点以及小微企业实际科研技术的需求,立足本省、着眼全国,努力精准对接国内外高校科研平台类、成果转化类等项目,在西安交大、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省科学院等众多高校院所平台项目落地情况下,进一步形成我区科研与产业的互补,增强高新区创新创业的综合实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南昌高新区大学科技城一定凝心聚力秉承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在创新创业的推进中提质增速,不断营造有利环境,让创业者有更多地成就感获得感,以全市挑大梁,全省立标杆,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格局发展创新创业。 

 

 

 

                                2019年79

 

版权所有:南昌市台办  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市委办公楼一楼  邮编:330038 
技术支持:南昌瑞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赣ICP备2023014338号